首页 / 产品
APF并联有源电力滤波装置
APF有源滤波产品主要有立式模块、卧式模块、柜式系列等,广泛应用多种负载产生的谐波。
有源无功发生装置
最先进的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柜),既可以补偿无功电流,亦可补偿谐波电流,改善三相不平衡,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抑制系统振荡...
模块式滤波补偿装置
模块式混合滤波补偿装置包含动态无源滤波模块和有源滤波(补偿)模块两部分,共同承担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的任务。有源部分和无源部分均由同一控制器控制。无源部分包括多组单调谐支路,主要动态调节无功并抑制特征次谐波电流。有源滤波模块动态消除谐波,兼顾系统无功补偿...
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该装置可以根据负载变化自动跟踪,实时补偿,使系统的功率因数始终保持在最佳点,同时采用模块化系列,可以进行自由组合,组装维护极为方便且可以进行随意的扩展,性价比非常高...
低压动态滤波补偿装置
低压滤波补偿装置是专门针对谐波含量及无功补偿量随负载变化的负载而设计,该装置根据负载变化自动跟踪,实时控制各滤波支路的投切,在滤除谐波电流的同时,使系统的功率因数保持在最佳点...
SVG高压有源无功补偿装置
高压有源无功补偿装置能够快速连续地提供感性或容性无功功率,实现考核点的恒定无功、恒定功率因数等,保障电力系统稳定、高效、优质地运行。在配电网中将中小容量的ZRSVG装置安装在某些特殊(如电弧炉)负荷附近,可克服负荷三相不平衡、提高功率因数、消除电压闪变和电压波动、抑制谐波污染等并显著改善电能质量...
中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用于220KV及以下配网变电站的母线无功自动补偿和变电站的调压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用于6kV 10kV 24kV 35kV三相电力系统,用以调整平衡网络电压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损耗提高供电质量。
TBB型无功补偿电容柜
用于额定电压1kv~35kv工频电力系统中,作为并联电容器组,补偿系统中的感性无功,用以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改善配电电压质量
TSC型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TSC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响应时间小于等于20ms,对冲击负荷、时变负荷能够实时监测、动态补偿、实现功率因数补偿至0.9以上的目标,具有动态补偿无功功率和稳定
MSVC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MSVC磁控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是MCR、电容器分组投切和变压器有载调压功能为一体的无功补偿及电压优化自动控制装置。
SVC高压动态无功补偿滤波装置
电弧炉、大功率轧机、风电场等负荷由于其非线性及冲击性导致电网严重三相不平衡,产生负序电流,导致的功率因数降低具有快速响应及动态补偿的功能。

设:负载率K 为0.7,平均负载率K1为0.4 变压器最大电流:IMAX=848A 谐波电流最大:ITHDMAX=169A 变压器平均电流:I=492A 谐波 电流平均:ITHD =98A
福建无功补偿谐波治理

在供配电系统中为了提高电网 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因此无功功率补 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 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 高。


必须在配电系统中安装无功补 偿设备,就近提供负载需要的无功功率,无功补偿对于专变用户来说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可以不用交力率 调整电费,功率因数越高变压器的 利用率就越高,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越高电流就越低,线损就越低,电压损失也越小。


1、降低电容器组的涌流倍数和涌流频率,便于选 择配套设备和保护电容器。根据GB50227标准要求应将涌流限制在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0 倍以下,为了不发生谐波放大(谐波牵引),要求串联电 抗器的伏安特性尽量为线性。网络谐波较小时,采用限制涌流的电抗器;电抗率在 0.1%-1%左右即:可将涌流限制在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下,以 减少电抗器的有功损耗,而且电抗器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在电容器 柜内。采用这种电抗器是即经济,又节能。


调谐设计是实现电容电抗支路在某次谐波谐振点附近出现低阻抗,让该次谐波流经该支路,根据用途不同,有低通、高通 、C型滤波器等 多种常见设计方案,其目标是滤除特定次谐波。失谐设计是实现电容电抗支路对系统中出现的谐波电流的谐振点呈现高阻抗, 从而使谐波不 流经该支路,其目标是确保无功补偿支路自身的安全和提供无功功率补偿。无源滤波设备在保证目标功率因数的前提下,无需 更多分级,否 则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增加谐振点。


由上可见现代商业建筑中采取有效的谐波治理方案势在必行,特别是由3次谐波引起的中性线电流过高,不仅严 重影响了系统稳定性,给 系统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当KAFP谐波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后,可以有效的抑制系统的谐波污染,极好的提升 系统电能质量,改善了系 统工作电源的质量,为配电网络中的各个负载提供理想的电源支持,能显著提高用电设备工作可靠性,提高用电设 备工作效率,释放系统容 量冗余,消除系统安全隐患,让系统在配电安全方面迈上一个新的阶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