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位中,甘肃要发挥综合经济文化和人文优势,加快兰州开发开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重点推进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

近日,记者在敦煌市鸣沙山下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看到,几座建筑正在加紧建设,一排钢管电线杆整齐地排列着,为工程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据介绍,正在建设的建筑名为龙行九洲。今年9月份,这里将召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许多中西亚国家将在此展示物产、交流文化。甘肃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要把敦煌打造成国家文化旅游名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及时提升敦煌市电网建设标准,加大投资改造升级电网,为敦煌市的“天赐一秀”博物馆群、“龙行九洲”会展中心群大型广场、“千年敦煌”电子演示馆、“旱码头”等文化项目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电力装备扮演着重要角色。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扩大开放促发展升级。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当超级推销员,力推电力装备“出海”。

<低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

此次会议提出,聚焦铁路、电力、通信、建材、工程机械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对接不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需要,以国有、民营等各类企业为主体,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等方式,带动装备出口,促进相关国家扩大就业和发展经济,用质量和信誉建口碑、树形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电力设备走向世界有很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

业内认为,当前中国电力装备出口面临三大机遇:一是海外新建电力项目刚性需求的机遇。二是全球现有电力装机更新改造需求的机遇。三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电力互联互通新增需求的机遇。

这些年受电力需求拉动,中国电站、电网等建设发展非常迅速,电力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再吸收,然后再创新,发电、输电设备等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专家表示,核电出口不光是技术本身,还有设备制造能力、燃料供应、人员培训、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支撑,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目前,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拥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所以我国力推核电走出去,这既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也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走出去。核电站出口带动的装备制造业出口是非常可观的。

每到夏季用电高峰,农村电网“卡脖子”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居民用电的最大阻碍。记者了解到,今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已于近期全面启动,年内将解决50%农村电网现有低电压问题。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到,加快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推进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源、沼气、地热、浅层地温能、海洋能等应用,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智能电网,完善运行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推广普及力度。这表明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再次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意见》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即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着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低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国网已全面突破从发电到用电各技术领域的智能电网核心技术,推动我国电网技术在国际上实现由“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累计建成诸如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等32类305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在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水平最高、速度最快、种类最全…… 尤其是今年1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申报的“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创新工程”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标志着智能电网创新成果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目前,世界上有美国、中国和德国三个类型的智能电网。其中,美国的智能电网又称统一智能电网,是指将基于分散的智能电网结合成全国性的网络体系,主要包括实现美国电力网格的智能化,解决分布式能源体系的需要,以长短途、高低压的智能网络联接客户电源,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化输配。德国智能电网是把所有能源产生的电量,都放在一张电网上进行传输,但同时,其最大的特点是应用了大量的IT技术,使其更像一张互联网,因此具有极强的互动性。